氧化铝粉尘浓度怎么测定目录
氧化铝粉尘浓度的测定通常采用以下方法:
1. 重量法:通过采集一定体积的空气样品,将样品中的氧化铝粉尘沉淀下来,然后称量沉淀物的重量,从而计算出粉尘浓度。
2. 光学法:利用光通过粉尘颗粒时产生的散射和吸收现象,通过测量散射光或吸收光的强度,推算出粉尘浓度。
3. 电学法:利用粉尘颗粒对电流的阻碍作用,通过测量电流的变化来推算出粉尘浓度。
以上方法均可以用来测定氧化铝粉尘浓度,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取决于测试环境和设备条件。收到你的喜欢啦收到你的喜欢啦
氧化铝标准溶液的质量浓度的计算公式如下:
质量浓度(mol/L)=摩尔质量(g/mol)×所需溶液体积(L)÷溶质的质量(g)
其中,摩尔质量是指氧化铝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,它的数值为101.96 g/mol。
所需溶液体积是指制备标准溶液的体积,单位为升(L)。
溶质的质量是指氧化铝粉末或其他形式的氧化铝物质的质量,单位可以是克(g)或毫克(mg)等。
例如,要制备0.1 mol/L的氧化铝标准溶液,假设所需溶液体积为100 mL (即0.1 L),则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计算所需的氧化铝质量:
先将摩尔质量代入公式,得到:质量浓度 = 101.96 g/mol × 0.1 L ÷ 质量(g)
然后将质量浓度和所需溶液体积代入公式中,得到:质量 = 101.96 g/mol × 0.1 L ÷ 0.1 mol/L = 10.196 g
因此,需要称取10.196克的氧化铝粉末,并加入足量的溶剂(如去离子水)溶解成100 mL的氧化铝标准溶液。
更多关于氧化铝的信息可以参考资料:
可采用EDTA—氟化铵置换—乙酸铅回滴定法。
称取0.5克试样,置于铂坩埚中,加入4—5克碳酸钾—硼砂(1+1)混合熔剂,搅匀后再在上面铺一层熔剂,在1000—1100度的高温炉中熔融到透明,继续熔融2—3分钟。
取出,旋转坩埚,使熔融物均匀附在坩埚壁上,放冷。
在300毫升的烧杯中,加入120毫升硝酸(1+10)及5毫升硫酸(1+4),加热至近沸,将坩埚放在烧杯中盖上玻璃皿,加热到熔块分解,用水洗净坩埚,溶液冷却到室温后移于250毫升的容量瓶中,稀释到刻度摇匀。
吸出25毫升试样溶液,放于400毫升的烧杯中,加入20毫升50g/L的苦杏仁酸,搅拌,加于0.05mol/L的EDTA标准溶液至过量10—15毫升(对铁铝合量而言),加水稀释到150毫升,用氨水(1+1)调PH值到4(用PH试纸检验),然后将溶液加热到70-80度,加10毫升乙酸—乙酸钠缓冲溶液(PH=6),煮沸3—5分钟,取下,冷却到室温,加入7—8滴半二甲酚橙指示剂(5g/L),用0.05mol/L的乙酸铅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由黄色变为稳定的呈红色(不计数),立即向溶液中加入10毫升氟化铵(100g/L),搅拌,加热煮沸1—2分钟,补加2—3滴半二甲酚橙指示剂,用0.05mol/L的乙酸铅滴定到溶液由黄色变为稳定的橙红色,记下毫升数。
三氧化二铝按下式计算:AI2O3=T*V*K*10*100/(m*1000)式中:T—EDTA对三氧化二铝的滴定度,mg/ml V—消耗乙酸铅标准溶液的体积,毫升 K—每毫升乙酸铅标准溶液相当于EDTA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m—试样质量,克 10—吸出试样溶液的体积比
1、请在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环境条件下使用,勿在不符合要求的环境中操作使用。
2、摆放样品时尽量均匀平铺在托盘上,不要简单地用一个球型或方形,可分割成若干个小部分平铺,平铺时尽量用药勺轻轻铺开,切勿用力触碰样品托盘。
3、仪器的周围应确保有足够的空间,以免热量堆积和过热(仪器上方应留有1m的空间)。
4、由于仪器周围的加热单元四周区域会变热,请勿在仪器周围放置易燃物品。
5、在加热烘干过程中,环形加热元件和其防护玻璃的温度会达到200℃。
因此请勿打开或接触加热单元。
6、测试完成后由于样品本身、加热单元和其他容器仍会很烫,因此在取走样品时应小心谨慎。
检测完样品后请及时清理样品盘。
以上是玻璃中氧化铝的测定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。